運動生理學

u食物→葡萄糖→血糖(血液)
      →肝醣(肌肉、肝臟)

提供 ATP 的管道

磷化物系統 ATP-CP

不需要氧氣
提供爆發性運動的能量,但是能產生的總量並不多。

乳酸系統

醣類在無氧介入下分解成乳酸,1 單位的葡萄糖可產生 2 單位的 ATP
醣類在有氧介入(Kreb cycle)下分解成乳酸,1 單位的葡萄糖可產生 2 單位的 ATP
醣類在有氧介入(electrical transport system)下分解成乳酸,1 單位的葡萄糖可產生 34 單位的 ATP
如果套用這個公式:
6O2 + C6H12O6 → 6CO2 + 6H2O + 38ATP
呼吸交換律(RER, 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, CO2/O2)為 1.0

脂肪有氧分解

以棕櫚酸(palmitic acid, C16H32O2)為例,1 單位的棕櫚酸可產生 129 單位的 ATP
如果套用這個公式:
C16H32O223O2 → 16CO2 + 16H2O + 129ATP
RER 為 0.7

蛋白質有氧分解

蛋白質可藉由醣質新生(gluconeogenesis)轉化為葡萄糖、藉由脂質新生(lipogenesis)轉化為脂肪酸。又長又累的運動,蛋白質(胺基酸)的使用能量,可達總能量消耗的 5~10%。
C72H112N9O22S + 77O2 → 63CO2 + 38H2O + SO3 + 9CO(NH2)2
RER = 0.82

透過呼吸汲取氧氣來燃燒食物,分解葡萄糖、脂肪酸、胺基酸以產生 ATP 作為活動的能量來源。如果氧氣供應不足時,就會限制為無氧的代謝。激烈的運動會偏向醣類的無氧分解、緩和的運動會變成醣類與脂肪的有氧分解、爆發型的運動則以磷化物作為能量來源。

乳酸清除

  • 透過汗液、尿液排出:量不多
  • 轉化為葡萄糖或肝醣:在肝臟當中轉化為肝醣與葡萄糖 or 在肌肉當中轉化為肝醣。量不多
  • 轉化為蛋白質:量不多
  • 氧化為二氧化碳與水:慢縮肌比快縮肌能氧化乳酸。動態休息比靜態休息轉化效果佳。
碳水化合物與水分補充不足時,肝醣恢復較慢、肌肉疲勞也難以消除。
Comments